close
紅魚是高經濟價值魚種,市價每斤約800元,在淡水海域也是因棲息地遭破壞數量減少許多,此種魚會小型群聚,吃流水特別重流水一到吃餌乾脆拉力超強,最好以五號到八號卡夢線釣,釣法可用敲擊釣和散尾釣,魚餌可用活沙蝦或白蝦,小小捲及南極蝦。
學名 |
|
by: 魚類生態進化研究室 | |||||
命名者 | Akazaki, 1983 | 棲息深度 | 0 - 30 公尺 | ||||
中文名 | 白星笛鯛 | 有毒魚類 | 否 | ||||
科中文名 | 笛鯛科 | 經濟性 | 是 | ||||
科號科名 | F370 Lutjanidae | 食用魚類 | 是 | 大陸名 | 星點笛鯛 | ||
模式種產地 | Miyazaki, Japan | 觀賞魚類 | 否 | 俗名 | 花臉、紅魚、白點仔、黃翅仔 | ||
世界分布 | 西北太平洋 | 台灣分布 | 西部、南部、綠島 | ||||
最大體長 | 55 cm | 棲息環境 | 礁區、砂泥底、近海沿岸 | ||||
同種異名 | |||||||
參考文獻 | 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 Randall, J. E. and P. Gueze1980 . Anderson, W. D., Jr.1981 . Akazaki, M.1983 . | ||||||
典藏標本 | ASIZP0055900 . NMMBP00643 . NTMP0886 . NTUM05664 . | ||||||
英文俗名 | Star snapper, White-spotted snapper | ||||||
瀕危狀態 |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| ||||||
形態特徵 | 體長橢圓形而高。兩眼間隔平坦。前鰓蓋缺刻及間鰓蓋結顯著。鰓耙數15-17。上下頜具細齒多列,外列齒稍擴大,上頜前端具2-4犬齒,內列齒絨毛狀;下頜具一列稀疏細尖齒,後方者稍擴大;鋤骨齒帶三角形,其後方無突出部;腭骨亦具絨毛狀齒;舌面無齒。體被中大櫛鱗,頰部及鰓蓋具多列鱗;背鰭鰭條部及臀鰭基部具細鱗;側線上方的鱗片斜向後背緣排列,下方的鱗片則與體軸平行排列。背鰭軟硬鰭條部間無明顯深刻;臀鰭基底短而與背鰭軟條部相對;背鰭硬棘X,軟條14;臀鰭硬棘III,軟條8;胸鰭長,末端達臀鰭起點;尾鰭內凹。體一致呈紫褐色,體背側線上方有一小白點,吻端有一藍色斜帶。 | ||||||
棲所生態 | 棲息於礁石或岩石底的海域;大都獨游或小群游動。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。 | ||||||
地理分布 |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,由日本南部至香港附近海域。本省分布於南部及西南部海域。 | ||||||
漁業利用 | 偶見之食用魚,主要利用延繩釣捕獲。適宜紅燒或煎食。 |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