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這個尖梭在97年7月初開始大量靠近淡水海域連我也是第一次碰上.一些老前輩還說這是淡水奇蹟.這次靠的魚還真是離譜用假餌釣都是一串串上來.將近兩個小時就能釣上超過20斤的量.
以前要釣這個魚都是偶爾釣銅鏡時釣獲.如果拿來做料理最好吃的方式就是油炸!!香酥.可口超好吃的!下回釣到千萬要記得帶回家好好享受一番!!
學名 |
|
![]() by: 魚類生態進化研究室 | |||||
命名者 | Cuvier, 1829 | 棲息深度 | 5 - 100 公尺 | ||||
中文名 | 日本金梭魚 | 有毒魚類 | 否 | ||||
科中文名 | 金梭魚科 | 經濟性 | 是 | ||||
科號科名 | F472 Sphyraenidae | 食用魚類 | 是 | 大陸名 | 日本魣 | ||
模式種產地 | Japan | 觀賞魚類 | 否 | 俗名 | 大眼梭子魚、倭鮊、竹操魚、針梭、竹梭、巴拉庫答 | ||
世界分布 | 日本至南中國海 | 台灣分布 | 東部、西部、南部、北部、東北部、澎湖、小琉球、蘭嶼、綠島、東沙 ![]() ![]() | ||||
最大體長 | 35 cm | 棲息環境 | 大洋、礁區、河口、近海沿岸、潟湖 | ||||
同種異名 | |||||||
參考文獻 | 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;Fishes of Japan(Nakabo, 2002) | ||||||
典藏標本 | ASIZP0056166 . ASIZP0061193 . ASIZP0064713 . ASIZP0064956 . ASIZP0064965 . ASIZP0065189 . ASIZP0065190 . ASIZP0065191 . ASIZP0065192 . ASIZP0800013 . ASIZP0800014 . ASIZP0800015 . ASIZP0801049 . ASIZP0801050 . ASIZP0801051 . ASIZP0801052 . ASIZP0910013 . ASIZP0910014 . ASIZP0910015 . ASIZP0911049 . ASIZP0911050 . ASIZP0911051 . ASIZP0911052 . FRIP21003 . NMMBP00049 . NMMBP00126 . NMMBP01249 . NMMBP01326 . NMMBP04948 . NMMBP04997 . NMMBP05269 . NMMBP05849 . NMMBP06138 . NTMP0164 . NTMP0218 . NTMP0844 . NTMP0989 . NTMP1108 . NTMP1406 . NTUM06233 . NTUM06779 . NTUM06780 . SU49383 . ![]() ![]() ![]() | ||||||
英文俗名 | Sea pike, Snoek, Japanese barracuda | ||||||
瀕危狀態 |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| ||||||
形態特徵 | 體延長,略側扁,呈亞圓柱形。頭長而吻尖突。口裂大,寬平;下頜突出於上頜;上頜骨末端及前鼻孔之下方;上下頜及腭骨均具尖銳且大小不一之犬狀齒,鋤骨無齒。延長鰓耙數1。體被小圓鱗;側線鱗數119-136。具兩個背鰭,彼此分離甚遠;腹鰭起點位於背鰭起點稍後方之下方;胸鰭短,末端不及背鰭起點;尾鰭全期為深叉形。體背部青灰藍色,腹部呈白色;側線下方無暗色縱帶;腹鰭基部上方無小黑斑。尾鰭灰黃色;餘鰭灰白或淡色。 | ||||||
棲所生態 | 喜歡在開放水域較為近岸的地區活動,單獨或小群數一起活動。屬掠食性魚類,游泳能力強、速度快,活動範圍廣,無固定的棲所環境。 | ||||||
地理分布 | 由日本南部到南中國海皆有分布。台灣四周海域皆有產,是台灣最常見的金梭魚。 | ||||||
漁業利用 | 漁期全年皆有,可利用定置網、流刺網、拖曳釣等漁法捕獲,肉味鮮美,適宜油煎、紅燒、煮薑絲湯等。 |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