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在淡水海域已經算是稀有的魚類,平常在夏天都能釣到少量的漁獲冬季有時也會來插花,肉質相當甜美適合清蒸算是高級魚種~
學名 |
|
![]() | |||
命名者 | (Jordan & Snyder, 1901) | ||||
中文名 | 藍豬齒魚 | ||||
科中文名 | 隆頭魚科 | ||||
科號科名 | F412 Labridae | ||||
模式種產地 | Japan | 大陸名 | 藍豬齒魚 | ||
棲息環境 | 礁區、近海沿岸 | 俗名 | 四齒仔、西齒、簾仔、寒鯛 | ||
棲息深度 | 7 - 80 公尺 | 食用魚類 | 是 | ||
有毒魚類 | 否 | 觀賞魚類 | 是 | ||
最大體長 | 40 cm | 經濟性 | 是 | ||
台灣分布 | 東部、西部、南部、北部、東北部、澎湖、小琉球、蘭嶼、綠島、南沙 ![]() ![]() | ||||
世界分布 | 日本至南中國海 | ||||
同種異名 | Choerops azurio ![]() | ||||
參考文獻 | 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;Fishbase(2006);Masuda, H., K. Amaoka, C. Araga, T. Uyeno and T. Yoshino, 1984. The fishes of the Japanese Archipelago. Vol. 1.. Tokai University Press, Tokyo, Japan. 437 p. (text) | ||||
典藏標本 | ASIZP0054637 . ASIZP0055478 . ASIZP0059668 . ASIZP0060279 . ASIZP0063807 . ASIZP0063808 . ASIZP0063809 . ASIZP0063810 . ASIZP0063811 . ASIZP0063812 . ASIZP0064654 . ASIZP0064655 . ASIZP0064656 . ASIZP0065274 . ASIZP0065787 . ASIZP0066036 . ASIZP0066315 . ASIZP0066659 . ASIZP0800658 . ASIZP0800995 . ASIZP0800996 . ASIZP0801792 . ASIZP0910658 . ASIZP0910995 . ASIZP0910996 . ASIZP0911792 . NMMBP00584 . NMMBP00586 . NMMBP00595 . NMMBP04237 . NMMBP04283 . NTMP0554 . NTMP0991 . NTMP1118 . NTMP1188 . NTMP1306 . NTUM01245 . NTUM03304 . NTUM04705 . NTUM04706 . NTUM04707 . NTUM05768 . NTUM06213 . NTUM06668 . NTUM07124 . ![]() ![]() ![]() | ||||
英文俗名 | Scarbreast tuskfin | ||||
瀕危狀態 |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| ||||
形態特徵 | 體延長而呈長卵圓形,頭部背面輪廓圓凸,頭前端與吻部成一大傾斜角度。上下頜突出,前端具 4大犬齒,上頜兩側具擴大犬齒。D. XIII,8;A. III,11;P. 16;L.l. 27-29;l.tr. 3-4/9-10;背鰭連續;尾鰭稍圓形。側線連續,呈圓弧狀;頰部與鰓蓋被鱗。體呈淺紅褐色,胸鰭上方有2條斜向背鰭基部的相鄰斜帶,其中前方一條顏色為黑至暗褐色,另一條則為白至粉紅色。幼魚全身都是紅褐色,斜帶乃隨成長而出現。 | ||||
棲所生態 | 主要棲息於岩岸礁區,水深約7-80公尺的海域。以底棲性生物為主食,由於有著二對尖銳犬齒,所以可以輕易咬碎厚厚外殼的貝類及甲殼類等。它們白天覓食,夜晚藏身於隱密的岩蔭或岩穴之中。 | ||||
地理分布 |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,包括韓國半島、日本、台灣及中國海。本省各地海域及離島均有分布,但以澎湖及台灣北部、東北部較多。 | ||||
漁業利用 | 中大型之隆頭魚,以一支釣、延繩釣或潛水鏢魚較有可能捕獲。可被當作觀賞魚,亦可食用,產量頗多。 |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