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 


說到白格我的口水就不停的流,因為太好吃了!目前我釣的白格紀錄是6斤多在天然礁和人工魚礁釣獲的魚體都比一般的海域大,所用的魚餌可用沙蝦、白蝦、藍蝦或是小捲,以活蝦釣獲的機率最大,釣獲白格時拉力特別強,他的戰鬥力堪稱頂級,此魚的料理法清蒸和紅燒特別有味道!



 

學名
Acanthopagrus australis   

by: 魚類生態進化研究室
命名者 (Günther, 1859) 棲息深度 3 - 50 公尺
中文名 澳洲黑鯛 有毒魚類 否 
科中文名 鯛科 經濟性 是 
科號科名 F378 Sparidae 食用魚類 是  大陸名 澳洲棘鯛 
模式種產地 Australia  觀賞魚類 否  俗名 黑格 
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  台灣分布 南部、北部、東北部、澎湖 
最大體長 65 cm  棲息環境 砂泥底、河口、近海沿岸、潟湖 
同種異名 Chrysophrys australis, Roughleyia australis, Sparus australis 
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;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, Vol.5(FAO, 2001);Fish of Japan(Nakabo, 2002)  Lee, S.-C.1983 .
典藏標本 ASIZP0056621 . ASIZP0056622 . ASIZP0062788 . NMMSTP01692 . NTMP0922 . NTMP1174 . NTUM00932 .  
英文俗名 Sea bream, Silver bream, Yellowfin bream, Surf bream, Australian sea bream, Eastern black bream, Black bream 
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   
形態特徵 體高而側扁,體呈橢圓形,背緣隆起,腹緣圓鈍。頭中大,前端尖。口端位;上下頜約等長;上頜前端具圓錐齒2-3對,兩側具臼齒4-5列,下頜前端具圓錐齒2-3對,兩側具臼齒3列;鋤骨、腭骨及舌面皆無齒。體被薄櫛鱗,背鰭及臀鰭基部均具鱗鞘,基底被鱗;側線完整,側線至硬棘背鰭基底之間有4.5列鱗。背鰭單一,硬棘部及軟條部間無明顯缺刻,硬棘強,第IV或V棘最長;臀鰭小,與背鰭鰭條部同形,第II棘強大;胸鰭中長,長於腹鰭;尾鰭叉形。體為銀灰色,體側鱗片基部色暗,形成點狀縱帶;鰓蓋具黑色緣;側線起點及胸鰭腋部各有一黑點。各鰭黃色或乳白色,背鰭及尾鰭具黑緣;臀鰭鰭膜有時具黑紋。
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在泥地或砂質底地形之陸棚或沿岸海域,會進入河口或淡水域中。幼魚時期棲息在灣內平緩之半淡鹹水域。以多毛類、軟體動物、甲殼類、棘皮動物及其他小魚為主食。 
地理分布 目前已知僅分布於西南太平洋區,為澳洲之特有種。台灣及日本的標本仍需求証。Nakabo(2002)將本種暫記載為(Acanthopagrus sp.)。 
漁業利用 本種為高級食用魚,可為流刺網、延繩釣、一支釣等漁法所獲。肉味鮮美,炭烤、清蒸、紅燒、煮湯皆不錯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士官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