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說到白格我的口水就不停的流,因為太好吃了!目前我釣的白格紀錄是6斤多在天然礁和人工魚礁釣獲的魚體都比一般的海域大,所用的魚餌可用沙蝦、白蝦、藍蝦或是小捲,以活蝦釣獲的機率最大,釣獲白格時拉力特別強,他的戰鬥力堪稱頂級,此魚的料理法清蒸和紅燒特別有味道!
學名 |
|
![]() by: 魚類生態進化研究室 | |||||
命名者 | (Günther, 1859) | 棲息深度 | 3 - 50 公尺 | ||||
中文名 | 澳洲黑鯛 | 有毒魚類 | 否 | ||||
科中文名 | 鯛科 | 經濟性 | 是 | ||||
科號科名 | F378 Sparidae | 食用魚類 | 是 | 大陸名 | 澳洲棘鯛 | ||
模式種產地 | Australia | 觀賞魚類 | 否 | 俗名 | 黑格 | ||
世界分布 | 西太平洋 | 台灣分布 | 南部、北部、東北部、澎湖 ![]() ![]() | ||||
最大體長 | 65 cm | 棲息環境 | 砂泥底、河口、近海沿岸、潟湖 | ||||
同種異名 | Chrysophrys australis, Roughleyia australis, Sparus australis ![]() | ||||||
參考文獻 | 臺灣魚類誌(沈等, 1993);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, Vol.5(FAO, 2001);Fish of Japan(Nakabo, 2002) Lee, S.-C.1983 . | ||||||
典藏標本 | ASIZP0056621 . ASIZP0056622 . ASIZP0062788 . NMMSTP01692 . NTMP0922 . NTMP1174 . NTUM00932 . ![]() ![]() ![]() | ||||||
英文俗名 | Sea bream, Silver bream, Yellowfin bream, Surf bream, Australian sea bream, Eastern black bream, Black bream | ||||||
瀕危狀態 |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| ||||||
形態特徵 | 體高而側扁,體呈橢圓形,背緣隆起,腹緣圓鈍。頭中大,前端尖。口端位;上下頜約等長;上頜前端具圓錐齒2-3對,兩側具臼齒4-5列,下頜前端具圓錐齒2-3對,兩側具臼齒3列;鋤骨、腭骨及舌面皆無齒。體被薄櫛鱗,背鰭及臀鰭基部均具鱗鞘,基底被鱗;側線完整,側線至硬棘背鰭基底之間有4.5列鱗。背鰭單一,硬棘部及軟條部間無明顯缺刻,硬棘強,第IV或V棘最長;臀鰭小,與背鰭鰭條部同形,第II棘強大;胸鰭中長,長於腹鰭;尾鰭叉形。體為銀灰色,體側鱗片基部色暗,形成點狀縱帶;鰓蓋具黑色緣;側線起點及胸鰭腋部各有一黑點。各鰭黃色或乳白色,背鰭及尾鰭具黑緣;臀鰭鰭膜有時具黑紋。 | ||||||
棲所生態 | 主要棲息在泥地或砂質底地形之陸棚或沿岸海域,會進入河口或淡水域中。幼魚時期棲息在灣內平緩之半淡鹹水域。以多毛類、軟體動物、甲殼類、棘皮動物及其他小魚為主食。 | ||||||
地理分布 | 目前已知僅分布於西南太平洋區,為澳洲之特有種。台灣及日本的標本仍需求証。Nakabo(2002)將本種暫記載為(Acanthopagrus sp.)。 | ||||||
漁業利用 | 本種為高級食用魚,可為流刺網、延繩釣、一支釣等漁法所獲。肉味鮮美,炭烤、清蒸、紅燒、煮湯皆不錯。 |
全站熱搜